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

代餐市场已被资本“养肥” 但消费者瘦下来了吗

2020-11-11 14:531560
  代餐市场迎来风口。11月9日,代餐品牌ffit8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。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截至目前,国内有十余家代餐品牌获得融资。然而,号称“低糖低脂”的代餐真的可以让消费者轻松管理体重吗?

GetAttachment.do

某品牌代餐产品

  据悉,这些获得融资的品牌主要生产“低卡低热”“高蛋白高纤维”“抗饿饱腹”的代餐产品。例如今年10月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的代餐品牌“食验室”,主要生产健康薯片类产品;代餐品牌"WhollyMoly!好哩!"的产品主要为燕麦麸皮类食品;好麦多(HONLife)则主打藜麦代餐食品。

  此外,咚吃、WonderLab、王饱饱、娇颜时代、a1零食研究所、鲨鱼菲特等品牌主打针对年轻人的“零食化”代餐,产品包括代餐奶昔、蛋白棒等。

  保健食品行业专家孔伟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,资本看好代餐市场有三点原因。其一,需求大。新冠肺炎疫情让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升,另外女性一直对体重管理非常重视,且具有较高的付费意愿;其二,毛利高。市面上代餐产品的价格不低,例如蛋白棒价格为10-30元/支,代餐奶昔的价格为20-40元/杯,大多数产品的毛利率在70%以上;其三,代餐产业在国外市场已经非常成熟,其成熟的盈利模式可以在国内市场复制,资本方可以放心大胆进入。

  资本“养肥”了诸多代餐品牌,不少品牌例如ffit8、鲨鱼菲特信心满满,宣称今年要突破上亿元营收大关。

  而消费者更关心的是:吃代餐钱包“瘦”了不少,人到底能不能瘦?

 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曾表示,目前市面上的代餐并不具备减肥功效,那些号称“减肥神器”的产品,只是起到帮助消费者“节食”的作用。例如消费者平时吃一顿饭的热量为500-1000千卡,一袋代餐粉的热量仅在200千卡左右。

  孔伟表示,如果仅吃代餐而不吃其他食物,容易造成营养失衡,“吃代餐相当于节食,节食后体重可能会下降,但如果不控制饮食,体重还是会反弹”。孔伟表示,消费者要警惕商家的夸大宣传。

  另外,中国商报记者发现市场上的代餐产品鱼目混珠,有些产品外包装上写着“固体饮料”,有些则写着“特殊膳食运动营养食品”。例如某知名代餐产品“营养代餐奶昔”,其产品包装上写明为“特殊膳食运动营养食品”,但客服无法向中国商报记者出示《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证》。据悉,此款营养代餐奶昔在国内某电商平台月销量达4万瓶以上,并被众多网红推荐。

  孔伟表示,根据相关规定,运动营养食品有其特殊的生产方式和审核制度。以代餐奶昔为例,如果外包装上标明为“固体饮料”,那这款奶昔只是一款普通食品;如果标明为“特殊膳食运动营养食品”,商家应当提供相关资质。

  “代餐的火爆体现出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,但该市场尚在成长期,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,让代餐市场更加健康。”孔伟表示。

糖酒会公众号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糖酒在线)”的作品,均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无意侵犯版权,如有内容、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,请速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“药、食、疗、美、旅”产业链融合发展 “南国香都”广西玉林打造千亿元香料产业集群
  无药不过玉林,寻香必至玉州。自古以来,素有南国香都之美誉的广西玉林,就是中国乃至东盟地区香料的主要种植地和集散地。广

0评论2024-03-11877

首届中国“健康预制食品(菜)”质量评价活动启动
  日前,由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指导、中国食品报社预制食品质量评价中心开展的首届中国健康预制食品(菜)质量评价活

0评论2024-03-07794

河南通许: 开启“中国酸辣粉之都”新攻势
酸辣粉产业园区  全国10桶酸辣粉,8桶河南造,6桶来自通许。地处豫东平原的通许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,具备日

0评论2024-03-05757

价格持续低迷 生猪行业产能去化或将进一步加速
  近期,国内猪价再次下跌。数据显示,全国猪价从2月初的14.98元/公斤涨到月中的15.86元/公斤,期间涨幅近1元/公斤,但随着节

0评论2024-02-28692

海底捞酸菜白肉锅底三亚热销 春节餐饮也爱 “南北互换”
  2024年春节期间,南北互换反向春运等出游特点,带火了不少网红城市,也让多地年夜饭餐桌,呈现出南北融合的新趋势。业内人士

0评论2024-02-27666

支持预制菜产业规范有序发展
在多个省份陆续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预制菜成为高频词。预制菜作为新兴消费需求,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

0评论2024-02-19647

要严惩伪劣“保健品”坑老
  近日,一起涉及25个省份的养老诈骗案引发广泛关注。不法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将每盒成本仅14.6元的淀粉丸,以数千元的价格卖给老

0评论2024-02-07668